一、高二化學學習特點及學習方法
高二化學占到高考的70%以上比重,學習時一定要注意方法。高二學得好,高三復習將事半功倍;學得不好,高三復習可能步履維艱。根據每個學校進度不同,高二所學內容也會有差別。高二所學內容一般為必修二,選修五、四和三。其中有機化學雖然上升到高考理綜壓軸題的地位,但這類題目每一個設問其實都不難,高考題目講究循序漸進,學生應當養成先總覽題目,再分析合成路徑圖的思維習慣?;瘜W反應原理的內容復雜難解,每個理論在使用時都必須嚴格控制條件,如果只會把結論挨個往題目選項里套,結果一定是一團亂麻,找不到頭緒。
高二的學生可以采用如下的學習方法:
第一,熟記基本知識內容。在平時的學習中,比如看書,做練習等,有意識地記住一些與化學相關的生活常識,物質的顏色、狀態,部分方程式等。另外,注重口訣記憶或關鍵詞記憶,如:化學反應平衡有4個關鍵字(等、定、動、變)。
第二,熟悉并理解化學實驗和化學工藝流程,學會應用。書本中的實驗、流程,都綜合了多個知識點,是熟悉并掌握化學實驗和化學工藝流程非常好的學習材料,如:制備乙酸乙酯,以及各個化學儀器的作用和除雜、干燥、尾氣處理的方法。同學們在做化學實驗題往往失分嚴重,就是沒有重視對課本里的實驗準確理解和應用。在了解了書本的基本實驗后,對于以后遇到的實驗題、流程題,才能進行類比遷移。
第三,及時總結,補缺補漏。適當做一些練習題,并做一本“錯題集”,查漏補缺,將自己做錯的,有價值的題目,記錄下來,寫明錯因和正解,時時翻閱,理解透徹。另外,在練習中,要逐步總結,形成一定的化學思維方式,如:對于推斷題,馬上聯想到相關知識點;對于工業流程題,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對于物構題,則注重理論分析和類比推理等等。
第四,有意識的建立知識網。在高二階段,每學習一個階段后,梳理相應的知識點,建立知識網,對于不清楚的知識點,要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不要留下知識缺漏。
高二知識點及難點
必修二
第一章: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一、考點
(二)組成原子的粒子間的關系

核電荷數(Z)=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質量數(A)=質子數(Z)+中子數(N)
(三)元素周期律與周期表


(四)化學鍵與分子結構

(五)晶體類型與性質
晶體類型
性質比較
|
離子晶體
|
分子晶體
|
原子晶體
|
金屬晶體
|
結構
|
組成粒子
|
陰、陽離子
|
分子
|
原子
|
金屬陽離子和自由電子
|
粒子間作用
|
離子鍵
|
范德華力
|
共價鍵
|
金屬鍵
|
物理
性質
|
熔沸點
|
較高
|
低
|
很高
|
有高有低
|
硬度
|
硬而脆
|
小
|
大
|
有大有小、有延展性
|
溶解性
|
易溶于極性溶劑,難溶于非極性溶劑
|
極性分子
易溶于極性溶劑
|
不溶于任何溶劑
|
難溶(鈉等與水反應)
|
導電性
|
晶體不導電;能溶于水的其水溶液導電;熔化導電
|
晶體不導電,水溶液可導電;熔化不導電
|
不良(半導體Si)
|
良導體(導電傳熱)
|
典型實例
|
NaCl、NaOH
Na2O、CaCO3
|
干冰、白磷
冰、硫磺
|
金剛石、SiO2
晶體硅、SiC
|
Na、Mg、Al
Fe、Cu、Zn
|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選修四的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一、考點
(九)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選修五 有機化學基礎)
(一)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