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高中升學考試【語文科】必考考點指導
一、 考試形式時間及分值
1. 考試形式:采取閉卷考試的形式;
2. 考試時間及分值:150分鐘,滿分150分。
二、 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考試院中考命題的難度分布
命題難度系數為:0.70±0.03,試題的較易、中檔、難題比例為:6:3:1
三、 明大教育精英語文教師高考分析
2015年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A.識記:指識別和記憶,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解:指領會并能作簡單的解釋,是在識記基礎上高一級的能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識記和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F.探究:指對某些問題進行探討,有見解、有發現、有創新,是在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的基礎上發展了的能力層級。
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具體要求如下:
必考內容
必考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一) 現代文閱讀
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綜合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二)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識記
A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2.理解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3.分析綜合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4.鑒賞評價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三)語言文字運用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
1.識記 (1)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2)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2.表達應用 (1)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4)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5)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6)正確運用常用的修辭方法 ※常見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7)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
(四)寫作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 表達運用 E 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
1.基礎等級(1)符合題意 (2)符合文體要求 (3)感情真摯,思想健康 (4)內容充實中心明確
(5)語言通順,結構完整 (6)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注:每一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
2.發展等級 (1)深刻 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
(2)豐富 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
(3)有文采 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
(4)有創新 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選考內容
選考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鑒賞中外文學作品。了解小說、散文、詩歌、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綜合 (1)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2)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1)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
(2)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3)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3.探究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
(3)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本。了解傳記、新聞、報告、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1.分析綜合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2.鑒賞評價 (1)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2)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
(3)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
3.探究 (1)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2)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四、南寧市教育考試院中考語文試卷命題結構如下:
全卷由卷Ⅰ和卷Ⅱ組成。
試題類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填空題、古文斷句題、古文翻譯題、簡答題、論述題、寫作題等。選擇題分值約為30分。
試卷結構:試卷分閱讀題和表達題兩部分.閱讀題分必考題和選考題.必考題。要求考生全部作答,選考題考生只能從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中選擇一類作答。必考題125分左右,約占全卷總分值的83%;選考題25分左右,約占全卷總分值的17%。
全卷20題左右,結構如下:
第Ⅰ卷 閱讀題
甲 必考題
?。ㄒ唬┈F代文閱讀
考一般論述類文章,選取1則閱讀材料。3題左右,約10分。
?。ǘ┕糯娢拈喿x
7題左右,35分左右。分別為:
1.文言文閱讀1則,4題左右;
2.詩歌閱讀1則,2題左右;
3.名句名篇默寫,1題。
乙 選考題
以下兩類閱讀題,考生只能選答其中一類。
?。ㄈ┪膶W類文本閱讀
閱讀材料1則,4題左右。約25分。
?。ㄋ模嵱妙愇谋鹃喿x
閱讀材料1則,4題左右。約25分。
第Ⅱ卷 表達
?。ㄎ澹┱Z言文字運用
4題左右,約20分。
?。懽?。
1題。60分。
主要考查內容:
專題
|
題號
|
分值
|
題型
|
閱讀
|
1.2.3
|
9
|
論述類文章閱讀
|
4.5.6.7
|
19
|
文言文閱讀
|
8.9
|
11
|
古詩詞鑒賞
|
語言文字運用
|
10
|
6
|
古詩文默寫
|
閱讀
|
11.12
(1)(2)(3)(4)
|
25
|
選考(11文學類文本、
12實用類文本)
|
語言文字運用
|
13
|
3
|
成語
|
14
|
3
|
語病
|
15
|
3
|
語句銜接
|
16
|
5
|
語句銜接(主觀)
|
17
|
6
|
圖文轉換
|
作文
|
18
|
60
|
作文
|
名師指導:
高考語文復習建議
自2007年開始使用新課標卷以來,新課標卷已經使用了7年。今年,全國最后一個省份廣西區將開始使用新課標卷。這是本區第一次使用新課標卷。相比以往使用的大綱卷(全國卷),新課標語文卷主要出現了以下改變:
1、 題型設置。新課標卷出現了選考題目,要求學生在現代文閱讀一題中從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兩題選擇一題完成。這是新課標改變最大的一個地方。另外,新課標卷基本取消了語音、字形、擴句縮句等題(在考綱中仍有要求,但試卷里不再出現)。
2、 題型順序和分值變化。新課標卷各題型順序和分值分布如下:第一題論述類文章閱讀9分;第二題文言文閱讀19分;第三題古詩文閱讀11分;第四古詩文默寫6分;第五題選考題現代文閱讀25分;第六題語言文字運用20分;第七題作文60分。題型順序上,新課標將語言文字運用題放在了后面,在論述類文章提到第一題,其他變化不大。題型分值上,新課標縮減了語言文字運用和古詩文默寫的分值,增加了古詩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的分值。
基于這些改變,可以做出以下分析:
1、 新課標卷可選擇性變強。大綱卷不太出現選考題(曾經出現過古詩文默寫題選考),學生無法選擇自己擅長的內容。新課標卷現代文閱讀這一大題型出現選考題,從文學類文本和實用類文本兩方面出題,充分給予學生選擇權。
2、 新課標卷偏向于考查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與大綱卷相比,新課標卷大幅減少了需要記背的內容(分值下降近10分),增加閱讀鑒賞的分值。這一變化說明新課標卷更偏向于考查學生綜合能力尤其是閱讀鑒賞能力,對學生識記、背誦的能力相對要求降低。
從3年來的題目設計來看,論述類文章閱讀基本考點為:1、文章所講重要概念的理解;2、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3、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題目主要考察學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重在從原文中找出信息并且比對判斷,甄選正確信息。
論述類文章閱讀。(9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從3年來的題目設計來看,論述類文章閱讀基本考點為:1、文章所講重要概念的理解;2、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3、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題目主要考察學生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重在從原文中找出信息并且比對判斷,甄選正確信息。
(二)題型分析。
論述類文章閱讀題型選文文體一般是論文,內容上12年是科學(黑箱),13年為文學、歷史學(《老子》的年代),14年為文學、美學(悲?。?。由此看來,選文內容選擇面很廣,但大多為前沿科技,社會科學等內容。并且從13、14年均為社會科學內容來看,出題趨勢可能偏向于社會科學的考察。
(三)解題方法。
解答論述類文章閱讀,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是細心。所有答案均可以從原文找出或者推斷得出,因此,細心搜集原文信息是最為重要的??梢詫⒋鸢钢械拿恳粋€選項分解為一個一個的信息點(詞語和短語),然后將每一個信息點帶入原文進行比照,逐一排除。此方法要求學生非常細致,而且消耗時間相對較多,但如果細心比對,正確率應該能夠保證。
(四)復習建議。
1、平常生活學習中,不斷培養細心認真的精神。生活上,注重細節,獨立完成一些繁瑣的細致的家務或其他活動;學習上,培養檢查的習慣,多完成一些語病題、大計算量數學物理題等需要細致認真精神的題目。
2、閱讀一些學術類專著或學位論文,高考論述類文章閱讀題文體和寫作格式基本和學位論文一致。
3、進行一定量訓練(建議從高三上學期開始,每周一篇),訓練迅速搜集信息的能力。
(五)趨勢預測。
1、從文體上看,這一題型今后文體上的變化不會很大,基本會沿用論文的問題。
2、從內容上看,社會科學尤其是文學、美學、哲學、歷史學等方面的內容可能會成為熱點問題,另外一些前沿科學尤其是與環境保護、新型能源、高新技術有關的問題可能也會成為考查內容。
3、從難度上看,此題型難度今后應會延續目前的難度,相對適中,主要考驗學生信息搜集能力和分析能力。
文言文閱讀。(19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第4題,三年來均為對文言實詞的考查,并且均為課內課外實詞相結合進行考查。正確答案均為課外實詞或課內實詞的引申義??疾閮热莅▽嵲~意思、一詞多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疾殡y度在14年卷有所提升。
第5題,12、13年均為對傳主性格特點或功績成就的總結,該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信息搜集分析能力。14年變為文言句子斷句。該題主要考查學生文言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文言語感,難度較過去題型相對較小。
第6題,對文章內容理解題。三年來該題難度均比較大,要求學生能非常準確詳細地了解文言文章的內容,對學生閱讀文言文及文言詞語、句式、翻譯等能力的要求很高。該題需要學生將選項中的信息帶入原文進行比對,同時要求對原文信息進行準確無誤的翻譯。題目往往考查細節方面的理解,因此難度較大。
第7題,翻譯題。3年來,翻譯題均為兩小題即兩句文言文翻譯為現代漢語。翻譯題屬于對文言閱讀能力的綜合考查,要求學生的文言語法知識有一定積累方能準確翻譯,要求較高。但由于文言翻譯題往往是采點給分,因此學生可以通過翻譯出一部分采分點(重要實詞虛詞以及固定句式),拿到一定分數。
(二)題型分析。
文言閱讀題歷來是高考難點之一,由于文言知識相比現代文來說較難,加上很多考生往往并不太喜歡閱讀文言文課外書籍材料,對文言文不夠熟悉,因此文言閱讀能力往往偏弱。就近三年高考文言閱讀的選文內容看來,三年均選擇了史傳類文章,選文均出自24正史,傳主均為歷史上不太出名的人物。從題目上看,前兩年題目基本沒有變化,14年將對傳主評價的題目改為文言斷句題目,難度有所下降。三年來,整體題目均屬于全卷中難度較大的題目,其中第6題(文言理解題),屬于全卷中的難題。
(三)解題方法。
第4題,實詞意思題。將實詞帶入原文中進行判斷,要結合上下文,注意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等實詞特殊現象。
第5題,傳主評價題,將各選項在原文中出處找到,注意判斷該選項是否是傳主所為,是否傳主相應特征;文言斷句題,先畫出四個選項中不同之處,從不同處下手,通過文言固定句式、文言虛詞等方法判讀,找出斷句錯誤的地方,利用排除法答題。
第6題,文言理解題。畫出每個選項中的考查點(即有可能出錯的地方),逐一將選項內容帶入原文中,每一個考察點均需查找出原文出處,若查找不出則很大可能該選項為誤。注意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概念混淆,詞語翻譯錯誤等問題。
第7題,翻譯題。一定要貫徹直譯的原則,逐字翻譯,切記不可漏譯任何信息。翻譯時要注意采分點(一般采分點都是重要實詞虛詞或包含特殊語法現象的詞語),采分點必須翻譯出來。
(四)復習建議。
1、分題型進行大量文言閱讀訓練。練習量必須保證,由于文言文不常用,是學生不太熟悉的文體,要多訓練以使學生更為熟悉文言閱讀題目。若時間充足,訓練時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練習題,要求學生全文翻譯,翻譯訓練對學生練習文言幫助較大。
2、對課內文言文反復學習,若時間充足可要求學生全篇翻譯,著重掌握課內文言文中注釋部分的實詞和文言語法現象。
3、進行文言實詞的積累記背工作,可將120各常用文言實詞和18個文言虛詞分解為每一天的任務,用二到三個月識記完成。
4、進行文言語法知識——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省略句、倒裝句、判斷句等的專題學習和訓練。
5、課外有意識地閱讀一些文言文,尤其是史傳類文章。若學生文言基礎較薄弱,可以考慮先從古代白話文(四大名著等)開始。
(五)趨勢預測。
1、從近三年新課標卷均出現史傳類文章這一現象考慮,今年(2015年)的文言文閱讀考查史傳類文章的可能性很大。從3年來選文的出處看,新課標卷比較喜歡選擇24正史中的文章。另外,選文傳主往往并非歷史上特別有名的人,因此可以推斷,今年文言閱讀亦很有可能考查24史中篇幅不長的一般人物傳記。但由于去年及今年的傳統文化盛行的風潮,亦有可能出現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
2、題型上,14年出現了文言斷句題,今年可能延續。另外的實詞意思題、文言理解題、翻譯題應該依然會延續。
3、由于去年、今年的傳統文化盛行風潮,可能會出現文言文閱讀方面分數提高、難度加大的現象。
詩歌鑒賞。(11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12年第8題,考查詩歌感情及詩歌重要句子作用。第9題,考查詩歌詞句含義。
13年第8題,考查詩歌重要句子含義及詩歌感情。第9題,考查詩歌表達方式作用。
14年第8題,考查詩歌表達方式作用。第9題,考查詩歌感情和感情抒發方式。
(二)題型分析。
三年來,古詩鑒賞題都考查詞這一體裁,均分為兩道主觀題,考查角度有相同之處,即均有對詩歌重要句子含義的考查,詩歌表達方式的考查??疾橹攸c不出意外地都是詩歌感情抒發的考查,這也是詩歌欣賞的重點所在。
(三)解題方法。
1、注意結合詩歌的標題(詞和曲注意詞牌曲牌不要看成是標題)、作者以及注釋來理解詩歌,標題有時可以概括詩歌內容或情感;作者有特定風格,若之前了解一些著名詩人的風格會對詩歌鑒賞題有幫助;注釋非常重要,注釋中有可能包含對詩歌作者或背景的介紹,背景對詩歌感情基調的確定很有幫助,同時注釋中還會對重要詞語進行介紹,便于學生理解詩歌內容。
2、首先確定詩歌的感情基調??梢韵群唵螌⒃姼韪星榛{定為高昂的(愉悅、輕松、欣賞、豪邁等)或低落的(哀傷、思念、悲涼、孤獨等),然后再根據詩歌具體內容確定具體是由什么引起的哪一類感情。
3、答題基本模式:①直接回答問題+②結合原詩句進行分析+③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
(四)復習建議。
1、認真學習分析課內古詩歌。學習古詩歌時,注意從作者背景,感情基調,表達方式,中心思想等方面進行深刻分析。
2、每天或每兩天學習一首古詩詞,主要了解古詩詞感情基調和表達方式即可。
3、進行一定量的訓練,掌握答題模式。
(五)趨勢預測。
1、近三年新課標都考查了詞這一體裁,估計今年不太會繼續考查這一體裁,否則會將出題范圍縮小化。既然如此,考查近體詩(古體詩一般比較長,不太會考查)或散曲的可能性較大。但這一預測證據并不充分,僅能作為參考。
2、從近三年的題目情況分析,今年對于詩歌感情基調的考查仍然會是詩歌鑒賞的重點。對表達方式和詞句含義的考查可能性很大。
古詩文默寫。(6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12年,題目都出自名篇,所選句子并非名句但也不是很生僻的句子,難度一般。
13年,題目都出自名篇,同樣難度一般。
14年,題目都出自平時訓練得很多的名篇,且都為名句,雖然是理解型默寫,難度依然不大。
(二)題型分析。
三年所選句子都包含初中和高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其中初中內容選一題,高中兩題。三年均未出現課外古詩文默寫。12、13年題目均為直接性默寫,所選句子從詩歌和古文中選??;14年題目均為理解性默寫,句子全部選自詩歌且都為該詩歌中的名句,較前兩年反而比較簡單。
(三)解題方法。
1、憑借平時記背的古詩文內容進行默寫。
2、本題對書寫的要求較高,要求學生必須非常工整地進行書寫,不可出現錯別字。
3、若出現課外古詩文,如果之前已有積累則按照積累的內容默寫;若沒有積累過所考句子,注意觀察提示,有可能可以從句式或意思上猜到答案。
(四)復習建議。
本題考查學生知識積累,必須注意平時的古詩文背誦積累,初高中課本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必須能夠全文成誦。高三復習時,可以將所有古詩文分解成一首(一段),每天背誦一個部分,及時復習,堅持每天背誦,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復習。
(五)趨勢預測。
從14年題型來看,15年古詩文默寫考查理解性默寫的可能性較大。同時由于新課標更重視能力的考查,對識記背誦的要求降低,因此今年很有可能會依然考查比較耳熟能詳的名篇名句。
選考題——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12年,第(1)題,從小說語言特色,表現手法等方面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的能力。第(2)題,考查人物描寫的作用。第(3)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第(4)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和文章主題。
13年,第(1)題,考查小說情節和象征意義。第(2)題,考查小說中重要物象的作用。第(3)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第(4)題,考查小說結構的作用。
14年,第(1)題,考查小說情節和含義。第(2)題,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第(3)題,考查文章敘述方式。第(4)題,考查文章結尾的作用。
(二)題型分析。
本大題3年來題量固定,均為一道5選2選擇題,三道主觀題。3年來,文學類文本考查體裁均為小說,未出現散文體裁。題目考查內容多樣,但3年均考查到人物形象的分析,說明小說閱讀的考查中,人物形象分析是一個重點。
(三)解題方法。
1、第(1)題,注意將選項中的內容放進原文中比對。本題往往考查學生對文本細節的閱讀理解,因此必須認真細致對待。
2、主觀題必須分點答題,根據所給分數來分點,一般2分2點,4分2點,6分3點,8分3~4點。
3、小說可能出現的考查點:小說人物形象塑造;情節安排;環境描寫;中心思想;語言特色(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方式,描寫方法等);標題作用;重要物象作用;重要句子賞析。
4、散文可能出現的考查點:中心思想;人物描寫;敘事順序;景物(環境)描寫;語言特色;重要詞句賞析;標題作用。
(四)復習建議。
1、完成一定量練習,規范答題方式。
2、平時多閱讀各類文學作品,閱讀時刻意進行訓練,比如可以采取自問自答的方式。
(五)趨勢預測。
由3年命題規律看來,今年文學類文本出現小說的概率很大。題目方面,如果出現小說,那么人物形象塑造是必考點,語言特色考查可能性很大。如果出現散文,對中心思想的分析應會是一個重點考查內容。
選考題——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2012年,第(1)題,從對傳主生平的概括和分析進行考查。第(2)題,考查傳主生平重要事件的分析。第(3)題、第(4)題,考查傳主品質特征的表現。
2013年,第(1)題,考查對傳主生平的概括分析。第(2)題,考查對傳主的評價。第(3)題,考查傳主的人格精神。第(4)題,考查傳主身份特征。
2014年,第(1)題,考查傳主生平。第(2)題,考查傳主生平重要事件。第(3)題,考查傳主生平重要功績。第(4)題,考查傳主人格精神。
(二)題型分析。
3年來,實用類文本均考查了人物傳記類文章。從題目來看,考查重點均為對傳主生平事跡及性格特征的概括分析??偟膩碚f,實用類文章相對文學類文章要簡單一些,主要考查學生分析總結信息的能力,只要從原文中找到對應信息即可得分。
(三)解題方法。
1、第(1)題,注意將選項中的內容放進原文中比對。本題往往考查學生對文本細節的閱讀理解,因此必須認真細致對待。
2、主觀題必須分點答題,根據所給分數來分點,一般2分2點,4分2點,6分3點,8分3~4點。
3、人物傳記文章必須關注傳主生平,可以簡單列出傳主生平重要事跡;同時還要關注傳主的精神品質,同樣可以事先列出傳主精神品質。
4、答題時注意要從原文中找到信息,對原文信息進行分析方能得出答案。
(四)復習建議。
1、完成一定量練習,規范答題方式。
2、平時多進行課外閱讀,閱讀人物傳記,在閱讀過程中注意歸納總結傳主生平事跡和精神品質。閱讀人物傳記,除了對實用類文本有幫助,還可以積累作文素材。
(五)趨勢預測。
從3年出題模式看,今年出現傳記類文章可能性很大,若出現傳記類文章,那么必然會出現對傳主生平事跡和精神品質的考查。
成語題。(3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2012年考查成語:芝蘭玉樹;聞過則喜;上下其手;從一而終。其中B答案“聞過則喜”為正確答案。“芝蘭玉樹”屬于對象誤用;“上下其手”屬于褒貶誤用;“從一而終”屬于對象誤用。
2013年考查成語:振振有詞;浩如煙海;電光火石;平分秋色。其中B答案“浩如煙海”為正確答案。“振振有詞”屬于褒貶誤用;“電光火石”屬于望文生義;“平分秋色”屬于對象誤用。
2014年考查成語:當仁不讓;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其中C選項為正確答案。
(二)題型分析。
12、13年題型均為成語使用正誤的辨析,要求學生成語積累比較多;14年題型改為一組近義成語辨析,要求學生對近義成語的細微差別能夠辨析。兩種題型要求不一樣,但難度上相近,主要考查的是學生識記、積累的能力。12、13年考查成語錯誤類型主要有對象誤用,褒貶誤用,望文生義。14年則著重考查成語語義。
(三)解題方法。
1、常見成語錯誤類型:望文生義、褒貶誤用、對象誤用、謙敬誤用、語境不符、重復啰嗦、不合邏輯等。
2、近義成語辨析,抓住成語中關鍵字,對關鍵字進行解釋,找出細微差別,帶入句子得到答案。
(四)復習建議。
1、成語辨析題屬于必考題,主要考查學生識記的成語,因此對成語的積累非常重要??梢詫⒏呖汲?汲烧Z列成清單,劃分成每天的任務(3-5個),每天識記一部分,時常復習,利用1~2個月時間將高考??汲烧Z識記一遍。
2、識記成語時要注意以下問題:成語本義,引申義;成語特定適用對象;成語使用語境;近義成語細微差別。
(五)趨勢預測。
14年成語題題型改變成為近義成語辨析,可以推測今年成語有可能沿用這一題型,用一組近義成語進行考查,因此對于成語的積累可以優先從近義成語下手。
語病題。(3分)
(二)題目及答案分析。
12年。A項重復贅余,“造成、遭到”,將“遭到”刪去。B項搭配不當,“取得的成績”與“得到了回報”不搭配。D項語序不當,“嚴峻的形勢將巨大的挑戰帶給了歐洲各國的經濟復蘇”改為“嚴峻的形勢給歐洲各國的經濟復蘇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帶”。答案選C。
13年。B項搭配不當,“調控”不能接“行為”,應為“制約”;C項邏輯混亂,“都…”承前省略不當,應在“都”前加“他”;D項搭配不當,“出現”后無賓語中心語,故在句末加“的情況”,答案選A
14年。A項搭配不當,“充滿”與“辯證法”不相搭配。B項 語序不當,應把“希望該過程中”放到“不僅”之前;“技術活動”與“藝術活動”交換;C項句式雜糅,“但就其„„方面”句式雜糅,應改為“但其章節設置、闡釋深度方面„„”或“但就其„„來說”。答案選D。
(三)題型分析。
3年來,語病題題型基本沒有變化,依然是最常見的語病辨析題,并未出現語病修改題。語病題是高考難點之一,由于考查語法知識,同時對語感要求比較高,考查點比較細,難度較大。3年來,考查的錯誤類型主要是:重復贅余;搭配不當;語序不當;不合邏輯;結構混亂。其中結構混亂屬于較難類型。
(四)解題方法。
1、常見語病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2、提取主干部分法:將句子主謂賓等主要部分提取出來,檢查是否有成分殘缺贅余現象,搭配不當現象,表意不明現象等。
3、查找修飾成分法:提取主干部分發現沒有問題后,查找修飾成分,檢查有無搭配不當、語序不當、不合邏輯等現象。
4、看關聯詞,看是否有結構混亂現象。
5、看否定詞,檢查是否不合邏輯。
6、看判斷性詞語,檢查是否不合邏輯、表意不明。
(五)復習建議。
1、語病題需要大量訓練,培養語感,培養答題技巧。
2、平時可以多研究生活中碰見的語言現象,考慮是否有語病的情況。
(六)趨勢預測。
語病題是高考必考題,且新課標卷題型基本固定為語病辨析,不太可能出現變化。從考查類型來說,由于語病題難度逐年加大,今年考查難度較大的結構混亂的錯誤類型可能性較大。
十二、語句銜接題。(3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12年,可由語段上半句“葫蘆”可以判斷出緊跟下句為③,介紹“葫蘆”情況,⑤句它指代③句葫蘆較為順暢,④⑥介紹葫蘆的制作過程,①介紹葫蘆的歷史,②是對整個語段進行總結。
13年,C(④⑤總括,且緊承上文,②①為因果關系,②①與⑥③并列。)
14年,從前文的句子“借助算盤和口訣”可看出,下文應是對“算盤”和“口訣”的對應解釋,②④主要說明算盤的結構及原理,⑥③①是對“珠算口訣”的解釋,⑤是算盤和口訣融合運算的效果,放在最后。故答案選B。
(二)題型分析。
3年的新課標卷題型均無變化,都是對語句連貫問題的考查,要求學生根據上下文和選項中內在聯系對語句進行排序。本題要求學生能夠體會語言內在順序,能力層級要求較高。但本題總體難度不大,只需要學生細心閱讀,找出語句順序即可。
(三)解題方法。
1、通過題目已經給出的上下文內容分析,選出與上下文聯結緊密的選項。
2、找出各選項中有關聯關系的兩句話,排在一起,然后再通過排除法選出答案。
(四)復習建議。
1、完成一定量練習。
2、注意掌握關聯詞的運用。
3、平時多閱讀各類課外書籍,培養語文語感。
(五)趨勢預測。
本題同樣是延續多年未嘗改變的題目,因此可以推測今年應該仍然會出現這一題目。難度上,應該仍然會保持一般偏易的難度水平。
語言運用題。(共2題,11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12年,第16題。作答本題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如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過20個字,按照要求,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數。
【答案示例】我們的祖先就開始采掘銅礦;這卻一直沒有得到考古發掘的證實;我國至遲在夏晚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銅器了
第17題,作答本題注意要求,要選用一個對象,使用到擬人修辭,句式和原句相同。在仿寫時注意擬人要用詞貼切,體現出擬人的特點,內容上要合理通順,所選話題要相關,如梅花、曇花都屬植物。
【答案示例】螞蟻用弱小身軀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啟迪我們:弱小并不可怕。
蜜蜂在風吹雨淋中勤奮采蜜,那是在告訴我們:人生需要勤奮。
13年,第16題,水是很多物質的溶劑才能被植物吸收,沒有水就沒有植物的生命。
第17題,中國環境標志(俗稱“十環”),圖形由中心的青山、綠水、太陽及周圍的十個環組成。(2分)圖形的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字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合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3分)
14年,第16題。①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②二氧化碳增加會帶來好處③植物就會生病甚至死亡。主要根據上下文語境來填寫,本語段本段主要談“二氧化碳”的利與弊。第一個空是對前面“全球變暖”“干旱或旱澇不均”“海洋水位上升”“淹沒大量沿海城市”等情況的總結,這是二氧化碳帶來的災難,因此可寫“給社會及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第二個空是對“給植物‘施肥’”現象的總結,也是對前面“災難”的轉折,因此可填寫“二氧化碳也會帶來好處”;第三處根據前后語境可填寫“植物出現問題甚至死亡”。
第17題。本次瑤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參加人員事先查資料,了解瑤族概況,備好所需行裝;考察期間的主要活動有參觀、訪談以及與村民聯誼,每人需寫日記,記錄考察情況。
(二)題型分析。
第16題,三年均考查語句連貫銜接,要求學生根據上下文內容填入句子,將句段補充完整。這一題型要求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較強,需要從上下文搜集足夠信息,然后加工成為答案。
第17題,12、13年為仿寫句子題,14年變為圖文轉換題(流程圖)。仿寫題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學生能夠找出例句的句式,內在關系,表達方式,然后進行仿寫。同時還需要一定的想象力。14年的圖文轉換題相對簡單一些,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圖中所給信息寫出一段完整的話。
(三)解題方法。
16題,首先瀏覽語段,了解語段主要內容;其次認真查找空格處的上下文,了解空格處大致內容,同時可能可以發現比如關聯詞、句式等暗示,方便寫出空格處的內容。
17題,仿寫,找出例句中的主題、修辭方法,句式、關鍵詞等重要因素,按照句式,將關鍵詞修改成同詞性的詞語,聯結成句。圖文轉換,首先描述圖中內容,然后揭示圖片含義或者根據圖中信息得出結論。
(四)復習建議。
1、完成一定量練習。
2、平時多閱讀各類課外書籍,培養語文語感。
(五)趨勢預測。
16題,根據3年的趨勢分析,今年應會沿用以往的題型,考查語句銜接問題。
17題,今年高考可能會沿用14年的圖文轉換題題型,原因是12、13年仿寫題對學生要求太高,并且實用性不強;14年圖文轉換類題型則相對簡單,同時有較高的實用性,所以可能依然會考查圖文轉換。
作文。(60分)
(一)題目及答案分析。
12年,審題立意要從兩個角度思考:船主和漆工。從漆工的角度立意,可以圍繞責任心、良知、善良、與人為善、敬業等切入;最佳立意:涂漆工所謂“順便補的”,并非“無心”,而是一種不以善小而不為的“有意”——與“善良”有關,與金錢無關;即便非自己份內之事,也要盡責做好,人要有社會責任感。
從船主的角度立意,要建立健全對好人好事、見義勇為者進行保護、獎勵、表彰等機制,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導向,讓好人不吃虧,讓好人有好報,讓好人有尊嚴,要懂得感恩等。
13年,該材料的核心句為“要有經驗、技術,更要有勇氣。不去想價值的事,手就不會發抖。”。這是一個遞進關系的句子,出題人意在強調“勇氣”對于成功的重要性
該材料的核心立意應為“經驗與勇氣”,偏重于“勇氣”,學生可在“經驗”與“勇氣”中找到契合點作文,或者單方面談在困難面前“勇氣”的重要性。
14年,今年的高考作文試題依舊緊扣當下的社會現象——做事情是遵循規則還是打破規則,另辟蹊徑?生活中遵循一定的規則固然不錯,但適時靈活變通也未嘗不可。結合作文材料,可以參考立意如下:一、變通是通向成功的捷徑;二、敢于打破常規;三、合作共贏,彰顯智慧;四、守正與創新等。
(二)題型分析。
近三年的作文題目都屬于材料作文,所給材料都相對比較適合寫作議論文。材料內容往往是寓言故事或現實現象,要求學生根據故事內容或社會現象引起思考,發表看法。三年的題目在審題上難度不是很大,核心立意一般比較容易發現,不容易出現偏題現象。核心立意范圍比較廣,可以從不同角度寫作,寫作素材比較容易搜集??傮w而言,3年來的作文難度都不是很大。
(三)解題方法。
1、審題是作文第一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熟讀材料,找出材料主要觀點,引申觀點,建議最好在立意上用材料的主要觀點,如此比較安全不容易出現偏題。
2、文體選擇上比較自由,議論文記敘文小說散文等都可以寫作,但切忌寫作詩歌和戲曲,這兩個文體是高考作文的禁忌,雖然題目中沒有說明,但詩歌和戲曲會給閱卷老師帶來很大困擾,因此得高分的難度很大。另外,由于現在高考作文往往傾向于要求寫作議論文,題目設置上都比較適合議論文,因此如果沒有特別擅長或喜歡的文體,建議寫作議論文。
3、題目、開頭和結尾等方面要花心思思考,力求寫出亮點。
4、中心、主題必須非常明確,如果是議論文,最好在文章開始三段之內直接將中心論點單獨寫成一段,突出中心論點。
5、議論文的事例素材盡量一定要貼合中心論點,但同時盡量不要使用流傳太廣的素材,可以考慮使用一些相對不太常見的素材。記述文方面,如果寫作比較新穎的事件更能夠吸引人;但如果要寫作比較平常的事件,要求在平常事件中有自己比較深刻的思考。
(四)復習建議。
1、可以考慮從審題、立意、文體選擇、擬題、開頭、行文結構、文章文采、結尾等作文步驟入手進行復習。
2、議論文的復習應該作為重點進行,可以考慮從論點、論據、論證這三要素方面入手。
(五)趨勢預測。
1、從高考作文的趨勢上看,材料作文依然會是考查可能性最大的題目。
2、文體傾向性上,毫無疑問議論文仍然是占據大片江山。
3、主題上,高考作文比較喜歡考查的主題有:社會問題思考、人生感悟、情感體驗、哲理哲思等。
2014年全國新課標高考語文高考大綱要求必背古詩詞篇目
(高中14篇,初中50篇)
一、高考古詩文背誦篇目(初中50篇)